词汇 |
恤民造句_用恤民造句大全(5-300个句子) |
正文 |
1、天下之务莫大于
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于人君正心术以立纲纪。
朱熹 2、感恩笑愧怍,恤民思清廉。
3、他们不体
恤民情,
朝发夕至,咱们老百姓不知怎么办才好。
3、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4、他们不体
恤民情,
朝令夕改,咱们老百姓不知怎么办才好。
5、也正是听证制度让行政机关有了更多听民声,恤民情的契机。
6、惟有德义者,方能
恤民。能恤民者,方能用兵。
冯梦龙 8、在其诗作中,努力追求一种人格美,忧国恤民,力求建立一种人际和合的德治社会。
9、如今战乱四起,
民生凋敝,你等既不关心国事,更不体
恤民生,反而在此浪费钱粮人力,
大兴土木,广建医舍,当真令人心寒不齿!
10、清咸丰朝帝师杜受田(今滨城镇人)一生忧国恤民,在晚清朝野颇有影响。
11、伏承求恤民瘼,宣布诏条,去宿弊以便人,兴无穷之长利。
12、朕与单于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天下莫不咸便。
13、今司徒知命,遗言
恤民,必欲崇约,可谓
善始令终者也。
14、刘伯温是一位清官,廉直恤民,秉公执法,以高尚的官德和人格魅力流传后世。zaojv。com
15、是故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32)。
16、保民
恤民、厚生利用的原则就必须反对战争,而即使而“
止戈为武”、“以战止战”是必要的,那么它也必须最大限度地不伤及无辜,不破坏民生。
17、当时,金兵南侵,
生灵涂炭,南宋政府又不
恤民情,诛求无厌,人民
走投无路,纷纷举行起义。
18、或为君者仗其权位,恣情妄为,不能体
恤民瘼,导致
国困民穷,或刀兵相残,殃及无数生灵。
19、彼研讨也,则有忧国
恤民,回报社会,
满腔热忱,感极而迸发矣。
20、在甘肃任职20余年,恤民惠政,善析冤狱,乐育人才,“荒政所活者数万人,书院所成者数百士”,被称为“神君”、“生佛”,尤为陇西人民所竞颂。
21、时诸州长吏多武夫,专以军旅为务,不恤民事;知诰在升州,独选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四方士大夫,倾家赀无所爱。
22、任职期间,
兴利除害,体
恤民苦,并以廉洁著称,当地百姓曾为之立碑建祠。
23、对待领导学会服从,当好助手办事靠谱;对待同级笑脸相迎,合作分工友善为重;对待下属体
恤民情,
照章办事灵活运用,铁血柔情体现人性,关系不好怎么可能。你说呢?
24、据考证,“哩哩美”渔歌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当时的临高县令谢渥,体恤民众,重视渔业,渔业生产连年丰收,渔村处处回荡着渔姑卖鱼的甜甜的叫卖声。
25、双十协定,举国欢腾,不料社鼠,来戢凶顽,迫害杂牌,不
恤民命,
一箭双雕,
煮豆燃箕。
26、总之,宪昌之于检察院工作中,潜心汲取数理逻辑之缜密精严,娴熟把握形象思维之迁想妙得;凛遵宪典,严惩墨吏,体恤民瘼,申张正义。
27、一幕幕满室书香、开窗幽绿的场景,一位位儒雅可掬、忧国恤民的学者,一次次情理融通、感悟激生的谈心。
28、我们的教育往往就这样“人格分裂”,一方面宣传领导干部们体恤民意、体察下情,一方面却在上演真实版的用强权侵犯弱者权利的闹剧。
29、陈钦亮称自己是“人民之声”;陈如斯强调“国家的良心”;陈庆炎大打“就业牌”和“复苏牌”;陈清木则从职业角度阐述总统应当如何体恤民情。
30、连日以来,多处地方豪雨成灾,尤以中南部为甚;身为元首,毫不矜恤民瘼,兀自在权谋算计,回避应负的责任。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