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乌台诗案
正文
释义 乌台诗案宋代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等弹劾苏轼谤讪朝政,作诗讥讽神宗所行新法。举轼诗凡二十余首,如以《秋日牡丹》“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为讥执政,以“化工”比执政,“闲花”比小民,意为执政出新意,小民不得休息;又指《山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闲语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为讥青苗法等。时轼知湖州,朝廷遣官把轼押赴京师,下御史台狱,羁押四个多月。狱成,当徒二年,会赦,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当时受“诗案”牵连的有王诜、苏辙、李清臣、张方平、司马光、范镇、陈襄、孙觉、李常、刘攽、刘挚等二十二人。因御史台别称乌台,故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 

宋文字狱之一。元丰二年(1079)七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等弹劾苏轼谤讪朝政,作诗讥讽神宗所行新法。举苏轼诗凡二十余首,如以《秋日牡丹》“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为讥执政:以“化工”比执政,“闲花”比小民,意为执政出新意,小民不得休息;又指《山村》“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闲语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为讥青苗法。是时苏轼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是年十二月,张方平上书言苏轼以文辞为罪,非大过恶。王安礼言于神宗曰:“轼以才自奋,今一旦致法,恐后世谓不能容才,愿陛下勿穷其狱。”轼羁押四个多月,十二月未出狱,谪受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使。当时受“诗案”牵连的有王诜、苏轼、李清臣、张方平、司马光、范镇、陈襄、孙觉、李常、刘攽、刘挚等二十二人。因御史台别称乌台,故称“乌台诗案”。
随便看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5 egdr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6700号-18 更新时间:2025/05/29 13: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