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 | 乌桓 | 正文 |
释义 | ![]() ![]() 乌桓亦作乌丸,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民族名。东胡的一支,汉初以来,活动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乌桓山一带。乌桓人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他们也经营农业,种植耐寒耐旱的青穄和东墙。乌桓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妇女能刺绣,善于编织毛织品。乌桓部落分散,邑落各有小帅,但还未出现世袭的酋长。他们推举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为“大人”。其俗贵少贱老,尊母贱父。血族复仇之风盛行。乌桓部落中自大人以下各自畜牧营产,不相徭役,还未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西汉初年,乌桓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力量孤弱,臣服于匈奴,每年向匈奴输牛马羊和毛皮,过时不纳,要受到匈奴统治者的惩罚。武帝时霍去病率军击破匈奴左地后,把一部分乌桓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河北北部及辽宁南部),设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并使其为汉军侦察匈奴动静。王莽执政时,令乌桓不再向匈奴缴纳皮布税,匈奴遂劫掠乌桓人畜,王莽又驱乌桓攻匈奴,以乌桓妻子为质,以杀戮为威,乌桓遂降匈奴。
|
随便看 |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