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汇:

 

词汇 因门六义
正文
释义 因门六义全称“缘起因门六义”。佛教用语。华严宗教义之一。用以说明“法界缘起”的主要原理之一。即将四缘中的因缘(现象的根本因)按其“体”之“有”、“空”,“用”之“有力”、“无力”,“缘(指形成现象的辅助条件,即四缘中的其他三缘)之“有待”(需有条件)、“无待”(无需条件),分为六个方面,说明“因”在形成诸现象中的复杂融合的关系。《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1)“空,有力,不待缘”:“因”从其刹那灭讲,为“空”;能生万有,故“有力”;不借他缘,名“不待缘”。(2)“空,有力,待缘”:“因”与果相俱互依,故从因自体讲为“空”;相俱能生万有,为“有力”;“俱故非孤,是待缘也”。(3)“空,无力,待缘”:“因”以有果方名因,无别自性故是“空”;待他缘才生万有,故“无力”、“待缘”。(4)“有,有力,不待缘”:由“因”之善恶,定生果之善恶,故称“有”;“能自不改而生果”,为“有力”;不借缘力名“不待缘”。(5)“有,有力,待缘”: 同“因”生同果,故名“有”;借外缘方生,但果性同于因而不为外缘所改,称为“有力”、“待缘”。(6)“有,无力,待缘”:“因”同类随转,故为“有”;待他缘而并“不能违缘”,名“无力”和“待缘”。据此论证“法界缘起”中诸种现象的相互渗透、相互反映的无尽联系和统一:“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由‘有待缘’、‘无待缘’义故,有‘同体’、‘异体’门也,由此等‘义’、‘门’,故得毛孔容刹海事也。”现象之存在所谓相即和相入的关系,存在所谓同体(全体或一般)和异体(部分或个别)的关系,以至于一毛孔能容纳大海,就在于造成诸现象之“缘起因门”有如上六义。
随便看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5 egdrc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4086700号-18 更新时间:2025/05/26 0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