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 | 使相 | 正文 |
释义 | ![]() 使相唐代后期,宰相常兼节度使,节度使亦常加宰相衔,皆称使相。五代时,节度使多带宰相衔,但不预朝廷政事。宋初,凡亲王、枢密使、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者均称之,实与宰相之职无关。元丰改制,改开府仪同三司,仍别称使相。 使相职官名。使相官称始于唐中期,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宋因袭此制,凡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等宰相官职者,皆称使相。使相不参与朝廷政事,不签署需要宰相签署的一般敕书。惟在除授高级官吏的敕书末尾列入使相衔名,名后注以“使”字。元丰改制,罢同平章事名,改使相为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不参预宰相事,也不再列衔。 |
随便看 |
英汉词典包含224195条英汉翻译词条,涵盖了常用英语单词及词组短语的翻译及用法,是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