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 441—513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历仕宋齐梁三朝。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其母恐以劳生疾,常命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览群书,善写文章。宋时,深为大臣蔡兴宗所重,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又为尚书度支郎。齐初,任征虏记室,带襄阳令,转步兵校尉,文惠太子甚宠遇之。时竟陵王萧子良广招才学之士,他为“竟陵八友”之一。不久,升任御史中丞、东阳太守、五兵尚书、国子祭酒等职。萧衍起兵,攻入建康,他力劝萧衍代齐自立。萧衍即位,拜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再历任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等。后被萧衍嫉忌,累受指责,遂忧惧而卒。性不饮酒,少嗜欲,虽位居高官,而俭朴如初。以历仕三朝,熟悉旧章,为同僚推重。喜好书籍,存书达二万卷,无人可比。又聪明过人,著述颇丰:积二十余年,撰《晋书》一百余卷;又奉敕撰成《宋书》一百卷,后被列为“二十四史”之一。此外,还著有《齐纪》二十卷,《梁武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曾与谢脁等人开创“永明体”,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并撰有《四声谱》。今存《沈隐侯集》。